当前位置: 首页 > 标准资讯

康椰熙:将标准化理念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来培育,使其成为企业的精神基因

来源: 中国标准化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15      点击量:

      2021年,“十四五”开局标准领衔,我国发布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高质量转型,标准成为关键。迈入新时代,勇担新使命。近年来我国核工业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标准是核工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标准是核安全的重要保障;标准是核工业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实现核工业走出去的重要基础。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在以标准支撑新时代中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奋发进取,乘势而上,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开启核工业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创新了发展成果,积累了有益经验。2021年,以“标准支撑新时代中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核工业标准化发展战略论坛成功召开,探讨了我国核工业标准化(2035)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政策建议,成为我国核工业标准化发展历程中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近日,围绕核工业标准化工作相关话题,《中国标准化》编辑部专访了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康椰熙,请其分享在标准化领域的探索和经验,交流标准化理念和智慧,以期赋能中国核工业标准化事业发展。
      《中国标准化》:如果让您给标准化作一个形象的比喻的话,您认为标准化好比什么,为什么?
      康椰熙:标准化的作用很多,要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标准化还是蛮难的。如果将企业比作一艘大船的话,那么标准化是压舱石,可以强基础,固根本,渐渐地,标准化也会是领航员,指引航行的方向,牵引技术发展。如果将企业比作一个家庭的话,标准化就是传家宝,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成企业最有价值的部分。
      《中国标准化》:多年来从事标准化工作,您形成了怎样的标准化工作理念,或者说您的标准化理念是什么?请具体诠释一下。
      康椰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目前,标准化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化、统一、协调、优化”是标准化的四项基本原则,“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因此,标准化理念的精髓,一方面就是要通过标准化将各项活动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其达到局部最优,另一方面就是运用标准化当中的系统思维观念,进行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思考和安排,使其达到整体最优。我想要将标准化理念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来培育,使其成为企业的精神基因,才能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最大效益。
      《中国标准化》:从开始接触标准化工作到现在,您觉得对您而言,最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是哪一天,理由是什么?
      康椰熙: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标准化工作。对我而言,经历了很多有意义的时刻。如第一次参加标准审查会,对标准条款表述所需要的严谨产生了深深的震撼;第一次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对标准化的魅力产生了深深的向往;第一次编写的标准得到发布使我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等等。最使我难忘的还是2018年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核电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能够发布一项专项标准化指导意见,意义非同一般,为了给这项工作提供支持,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也克服了各种困难。我想国办能够发布一项这样的指导意见,表明我国的核工业标准化工作已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我国核电标准化工作的新起点,同时也是对我们标准化工作的充分肯定。
      《中国标准化》:请简单谈一下您对2021中国核工业标准化发展战略论坛的感想,用几句话概括。
      康椰熙:本次论坛是核工业标准化领域的一次盛会,由中国工程院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主办,规格之高,前所未有;8位院士出席,行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畅谈核工业标准化,实属罕见。论坛办得非常成功,充分展示了近十年来核工业标准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025年、2035年发展目标,提出了发展自主标准、推动标准应用、优化标准工作机制、加强标准国际化、增强标准基础研究等方面的重点任务,最后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同时论坛还安排了我国核燃料循环标准化战略等一些专题报告。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宣传、推动核工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标准化》:能否请您对中国核工业标准化(2035)发展战略内容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康椰熙: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政策建议,就是希望建立新时代核工业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依托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设立核工业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组,负责统筹核工业标准化政策和资源。我认为这项建议是最重要的,相当于将分散管理的核工业标准化工作又重新归口管理起来。因为现在核工业标准化的政府主管部门有好几个,但是没有一个统筹的协调机制。
      一是核工业标准化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相关部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不同领域标准化管理,核工业标准处于多个政府部门管理的局面,标准化建设顶层设计不足,缺乏统筹规划,各类标准之间的工作界面不够明晰,存在重复交叉。
      二是标准化管理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在部门内部,一般标准化的管理职能在科技口,核工业重大科研、工程项目的管理职能在专业口,这样就比较容易造成标准化工作与业务需求脱节,专业口的发展规划对于相关的标准化方面的考虑不够充分。
      三是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在核工业标准编制方面,涉及到好几个大型的集团公司、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他们的利益和诉求往往不尽相同,甚至有时还会有比较大的分歧,因此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缺少统一协调机制来解决重大分歧问题。
      其次,提出了希望各有关部门建立重大项目与标准化的同步发展机制,我认为这是推动核工业标准化工作的关键一招。
      因为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核工业标准供给不足,不能对重大项目工程形成有效支撑保障。我国核电标准部分领域,如核岛机械设备,还主要采用国外核电标准进行设计;高温气冷堆、快堆、小模等堆型或机型领域的标准几乎还是空白;现有核燃料循环标准数量相对有限,涉及的领域也不全面,覆盖的点还很分散,尤其是核燃料循环后端标准非常缺乏;我国核技术应用很多领域都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但标准数量严重不足,有些领域标准也还处于空白状态。二是核工业标准基础研究薄弱。核工业标准缺乏基础研究,部分关键指标长期引用国外标准。我国的核工程技术和标准化工作还没有完全脱离引进、模仿的路径,缺乏对标准中技术内容的深入研究和论证,直接导致我国核工业标准的自主化水平偏低,只能长期依靠国外标准。三是标准实施反馈机制不健全。核工业标准化工作重“前端”轻“后端”,我国核工业标准化的工作重点还主要在于标准的立项、编制阶段,未建立健全的标准实施监督和反馈机制,导致不少核工业标准虽然已经发布但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核工业标准的质量也不能通过工程应用得到及时提升。另外,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意识和动力不足,未形成良性循环。故建议在核工业重大科研或工程项目中强化与标准化工作的协同,建立同步发展机制,实现同步论证、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在立项论证阶段,同步开展标准化论证,明确所采用的标准,审查其适用性。在项目实施阶段,一方面标准化专业机构为之提供所需的标准,另一方面及时进行新工程技术的积累,开展标准研究及制修订。在验收阶段,将标准作为考核和验收指标,促进成果的固化和推广。
      第三个就是强调要坚定不移的发展自主核工业标准。
      一是持续加强核电标准自主化建设。充分总结、凝练我国核电工程技术经验,统一标准技术路线,优化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完善一批能反映我国核电产业特点的自主标准。依托我国正在开发和建设的新型核能工程项目,开展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编制。
      二是健全核燃料循环标准体系。前端,全面提升铀矿地质勘查采冶、铀转化、铀浓缩等已基本健全领域的标准质量,加快开展先进标准编制;总结现有燃料元件研制经验,健全标准体系并提前布局先进核能系统燃料元件标准。后端,结合有关工程同步开展标准体系建设与标准研制,开展各类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
      三是加快建立核技术应用标准体系。以市场为导向,调研分析国际国外核技术应用技术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已积累的相关经验,重点围绕同位素制备、放射性药品、辐照加工、环境治理与公共安全保障等,开展标准研究与制定,建立健全核技术应用标准体系,规范和引领产业发展。
      《中国标准化》:今年是“十四五”开局第一年,展望“十四五”,您对中国核工业标准化发展有何期待?您接下来着手要务实做的三件大事是什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康椰熙:我们已经制定了核工业标准化发展的“十四五”规划。也正如我们战略中规划的目标,“十四五”期间,核工业标准化是强基固本,支撑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阶段。核电标准体系将进一步优化,核燃料循环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核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标准的应用得到加强,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建立基本完整、先进、协调的核工业标准体系。
      接下来着手要做的三件事:
      一是开展一批重大项目研究。在我们战略任务中提到,要补齐核燃料循环后端,开展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标准体系建设、后处理标准体系建设、核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建设;还要针对新的领域,开展高温气冷堆、小堆、快堆等标准体系研究;开展核燃料关键技术标准研制;质量与可靠性总体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标准信息化建设等等。
      二是推动核工业标准化体制机制建设。这也是战略中的内容。比如推动核工业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推动标准化管理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联动;推动建立重大项目与标准化的同步发展机制,实现同步论证、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推动标准实施监督,建立标准实施反馈机制等等。
      三是打造核工业标准化高端智库。2019年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与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等几家单位一起组建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智库,而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是核工业标准化的专业研究机构,因此,将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打造成核工业标准化的高端智库,将是接下来的一项主要任务。
      当然,以上几件事的实施,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就能实现的,需要方方面面一起努力。
      《中国标准化》:关于标准和创新的关系,您怎么看?
      康椰熙:有这样一句话,流传很广: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技术、一流企业做标准。企业由技术创新到标准化战略的途径通常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在实际科研生产中,表现为技术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保护,成果转化进行批量生产,制定标准规范市场,不断扩大再生产,制定国际标准抢占国际市场。接着进行技术升级或再创新,开始新一轮技术创新推动标准化、标准化推动技术创新的循环,始终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美国、法国的核电规模化发展程度高,核电技术不断升级换代,在世界核电市场独领风骚,正是因为他们有一套非常完善且技术不断创新的核电标准。
      有人说标准会阻碍技术创新,那是没有真正掌握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缺乏系统思维,没有将标准和技术创新放到同一个系统当中去考虑,而把标准化与创新割裂开来了。
      《中国标准化》:您对我国当前的标准化工作有何意见或建议?
      康椰熙:一是增强标准化意识。标准化工作属于基础性工作,短期内看不到立竿见影的经济效果,但长期来看,价值巨大。
      二是要加强政策支持。标准化是公益性事业,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力度。
      三是加强基础研究和预先研究,筑牢标准底层基础,强化标准引领能力。
      四是建立重大工程标准化专项机制,实现标准与重大工程同规划、同计划、同实施、同验收。
      五是进一步提升国际标准化能力,既要注重国内标准建设,也要加强国际影响力,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六是加强标准化学科建设,在高校设置标准化专业,推动标准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七是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特别是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培养。
      《中国标准化》:请您用一组词或一句话概括形容您的标准化工作历程。
      康椰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