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标准资讯

标准与知识产权的内在联系

来源: 浙江省标准化协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10      点击量:

      什么是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将标准定义为一系列文件化的协议,其内容包括能持续一致地用作规则、指南或特征定义的详细技术规范或其他精确的指标,以确保材料、产品、方法和服务适于它们的目的;我国对标准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从标准的定义来看,标准是公开的,它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代表的是一种公共选择的结果,它本身不是私权,更不构成任何特权,制定标准的目的就是要广泛推行。
      什么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也称“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外观设计、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从定义可以看出,知识产权是私有权,具有排他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
      标准为公共产品,而知识产权为私权利,二者所属的范畴泾渭分明,那么他们之间是通过什么建立联系?
      从外在表达的内容看内在联系
      从专利和标准两者要表达的内容来看,专利体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侧重于产品结构的改进变化或者制造方法步骤的过程。而技术标准则表现为一系列性能指标的描述,是对一个或几个生产技术设立的必须符合要求的条件,也就是对技术要达到的水平所设门槛而划的一道线。只要达不到此线就是不合格的生产技术和产品。技术标准侧重于效果,往往表达一种愿望或需求,并包括可以用来度量这些愿望和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量化指标。
      知识产权技术是标准的建立的基础
      标准的制定是以科学、实践成果为基础的,即是以一定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为基础,没有技术及相关的知识产权作基础,制定或参与制定标准之设想将变成“海市蜃楼”。标准总是与一定的知识产权结合在一起,以技术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是标准出台或制定的前提,标准不过是知识产权部分要素的外在代表和体现,它们是外与内、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标准来自于脚踏实地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表面上看,它是将技术中某些要素提炼为类似于标尺或标竿的参数或指标,但其背后都潜藏着大量的技术方案或实现手段。标准关注的是公知领域的技术,而专利关注于独占领域的技术,标准是检验产品合格的一个平均评判尺度,而专利则代表最前沿的技术发展,因此,高新技术领域的标准制定必须以该领域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为依托,而这些科学技术常含有包括专利权、版权等在内的各种知识产权。由此专利成为实施标准的技术壁垒。
      知识产权制度是标准制定和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知识产权一方面形成标准的实施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是标准制定和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因为在知识产权基础上建立的标准必须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才能得到合法、合理的广泛推广,即只有能得到充分保护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才可能在标准之下使标准的制定人或主导者能够积极制定和推行。以专利技术为基础制定的标准,其实施就会受到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